生活小常识:吊水随便调滴速真的会要人命的!

筑家咖 人气:2.97W

打点滴是件枯燥而漫长的事儿,有人为了早点结束,会偷偷将护士调好的输液速度放快一些,殊不知,这是极为危险的事情。很容易产生输液反应。

生活小常识:吊水随便调滴速真的会要人命的!

1.什么是输液反应?

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,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、药物、杂质、药液温度过低、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不当等因素引起。发热反应的临表现,主要为发冷、寒战、面部和四肢发绀,继而发热,体温可达41~42℃。可伴恶心、呕吐、头痛、头昏、烦躁不安、谵妄等,严重者可有昏迷、血压下降,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。

出现输液反应的几率并不很高,平均发生率仅为 0.22%,为了避免出现输液反应,从研发制药到医护人员,都做了很多努力。静脉用药物出厂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把关,除了确保无菌外,每 1 mL 液体中 10 μm 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 20 个,25 μm 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 2 个。这样做,都是为了防止这些微粒注入人体后引起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。

医生在接诊病人时,除了询问药物过敏史,注意药物配伍禁忌,也会避免不必要的合并用药。有时多种注射液分别做热原测定是达标的,放在同一瓶葡萄糖或者盐水里时就超标了,因此医生一般情况下不在同一瓶中添加多种药物,宁可让病人多吊几个瓶,也要避免不同药物中的热源、微粒叠加而导致出现输液反应的风险升高。护士在配药时,会复核是否存在药物配伍禁忌,在清洁区进行配药,严格消毒,甚至抽药时进针的角度也有讲究,都是为了避免微粒形成或落入液体中。

2.滴速快慢你说了不算!

输液的速度是根据药物的特点和安全性设置的,并不能随便更改。一般来说,护士都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医嘱来设定的。比如,有些药物可以快速滴注,并且快速滴效果会更好;而有不少药物则非慢慢滴不可。滴快还是滴慢,都要严格遵从说明,如果病人自己调整,则可能带来不少问题。

据介绍,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年龄、病情、输液总量、输液目的和药物性质等多方面情况来确定。一般成年人输液速度在40~60滴/分钟,儿童、老年人或者在打一些刺激性药物时,速度不宜超过20~40滴/分钟。有心肺疾病和肾脏疾病的患者,也尤其要严格掌握输液量和输液速度。

首先,无论是什么输液,它的主要成分都是水,额外的水被注入血管,就会增加血液循环中的液体总量。如果这些水是慢慢进入血液的,人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,让肾脏多排出一些水,以保持“收支平衡”。而如果这些水很快大量地进入到血液中,这种调节来不及发挥作用,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。这对于心脏功能正常的人来说或许还好,但对于原本心脏功能就不好的人来说,这些额外的负担可以引起或是加重心力衰竭。

其次,很多种药物对血管都有刺激性,并且在高浓度下更容易发生副作用。如果输液速度很快,药物在输液局部和全身血液中的浓度都会一下子升得很高,更容易发生静脉炎等不良反应。例如万古霉素,如果输液速度太快会发生“红人综合症”(面部、颈部和躯体出现充血、红斑等),而如果控制输液速度,这样的副作用可以的避免。

除此之外,滴速不合适对药物的疗效也有影响。如果滴速很快,则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先是会很快地上升,在滴完之后又会很快地下降。这样一来虽然浓度是很高的,但药物浓度保持在有效浓度之上的时间是减少的。比如原本输液一次希望能达到12小时有效,而把滴速调快的话,可能真正有效的时间就只剩下8小时。这样一来,药物的作用反而不如慢滴来得好。

3.空腹易有不良反应

除了把握为关键的输液速度之外,很多事关输液质量的小细节也要做好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性。

不少人喜欢拿着吊瓶去上卫生间,事实上,护士在吊水之前通常会提醒患者先去卫生间,尽量避免输液过程中前去。因为输液过程中外出的话,可能会造成感染,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。

除了需要禁食的情况,建议患者不要空腹输液,因为肚子里吃饱饭也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。如果在输液过程中,患者觉得自己出现心慌、胸闷、呕吐、头晕、出汗、皮疹等情况,则很可能是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,要及时通知护士停止输液。